
今年是国立故宫博物院成立一百周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设了三个故宫博物院专题展览。从清代军事文物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以及故宫博物院传统图案中科技的动态表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引导公众体验香港故宫文化的丰富性和活力。
这是2023年7月3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观。摄影:新华社记者陈铎
作为故宫博物院首个与内地以外的大型合作项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三年多以来,已接待近350万人次参观。西九文化区海滨的金色建筑与皇宫的红门和这座中国伊洛的庭院结合在一起。它拥有珍贵的藏品和独特的展品,使其成为是香港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不仅是战略合作伙伴,更是有着亲密的‘兄弟’关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池华表示,两馆携手合作,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也符合故宫博物院的期望,建立其独特的特色,以当代和全球的视角讲述中国文化的故事。
2022年7月8日,参观者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观景台拍照。图片提供:新华社记者 李刚
让我们在香港扎根中华文化
2022年7月3日,回归25周年,于是从香港回到祖国,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首届展览将展出914件文化财产,其中166件文化道具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授权。这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外国文物展览。
“这不仅是为了‘留下’故宫文物,也是为了让中华文化在香港扎根,使香港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各地的文化窗口。”吴志华表示,这是故宫博物院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三年来,故宫博物院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紧密合作,举办了近20场展览。故宫博物院出借25类1600余件文物,让香港居民“在家看国宝”成为日常。
2023年7月3日,小孩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观看《颐和园西洋建筑二十景》。图片提供:新华社记者 陈铎
首届展览“国家T《国立故宫博物院藏珍品:金唐宋元书画》展出了35件代代相传的杰作,其中包括南宋临摹的《洛神府全图》和李松的《钱塘观潮图》,吸引了书画爱好者。2024年展出, 《香港赛马会当代系列:圆明园——清代皇家园林文化》将以近200件文物再现昔日宏伟的“万源”。
2022年8月12日,中学生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听老师讲解陶瓷文化。新华社记者 李刚 供图
“紫禁城的一天:清代宫廷生活与艺术”展览利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300多件18世纪精美文物,呈现故宫生活从清晨到傍晚。 《流光——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陶瓷珍品》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藏有百余件具有代表性的明代陶瓷珍品,展示了那个时代陶瓷工匠的演变与辉煌。
“以前这些文物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现在可以近距离感受文物的质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香港居民陈先生感叹道。
2024年9月24日,媒体参观在香港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中华文明溯源”特展预展。新华社记者 朱伟 供图。
展现匠心的跨文化治愈
作为故宫精神的延续和延伸,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灵感深深融入故宫博物院的建筑设计中。故宫博物院将朱飞金钉、金水桥、琉璃瓦等经典元素重新诠释为现代建筑语言,形成了古今交融、中西结合的独特风格。
“我们的影响力一方面来自故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号召力,另一方面来自我们致力于成为世界博物馆领导者的承诺。”吴志华表示,博物馆不仅是文化的守护者,也是连接不同文明的创造者。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策展团队汇集了在香港、中国内地、台湾及海外博物馆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在策划展览时,我们不仅展示宝藏,还通过文物展示宝藏背后的人。注重通过讲述故事、讲述历史背景、用文字传递真相,搭建“对话”桥梁,帮助国人、造福人类。不同年龄段的外国观众了解中国的传统和价值观。
2024年12月9日,工作人员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了“当故宫遇上凡尔赛宫——17、18世纪中法文化交流”专题展览。新华社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提供)
这从将于2024年底举办的“当故宫遇上凡尔赛宫——17、18世纪中法文化交流”特展中可见一斑。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法国巴黎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的约150件珍贵藏品。紫禁城的朱红色与凡尔赛宫的蓝色和金色相呼应,为康熙熙和路易十四的“会面”提供了空间。
2024年12月9日,工作人员组织了“当故宫遇上凡尔赛——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展览。新华社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提供)《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团队在策划展览时,并没有重现故宫或凡尔赛宫的任何场景,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叙事空间,让观众可以聚焦香港独特的核心价值,了解这里所传达的中法交流历史,并沉浸在两座宫殿的交往历史中。
德国游客安娜说:“没有任何含糊的术语,展品融合了工艺,生动地再现了18世纪中外交流的伟大事件。”
2023年9月26日,一位女士在香港故宫博物院参观“看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展媒体预览。图片提供:新华社记者 朱伟
斗文化遗产和文明互鉴的承载者
自落成以来,香港皇宫博物馆特别注重向年轻一代传递文化的力量。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参观者的平均年龄只有33岁。 “中国的年轻人很好。”我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欣赏文物、了解历史,有助香港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吴志华说道。
为实现这一目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把传承使命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同意。我们与学校和教育机构密切合作,让学生通过展厅参观、实践工作坊、校外拓展等活动体验课堂之外的文化景点。在众多持份者的支持下,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教育计划,例如“香港故宫博物院学生文化大使”“萨多尔计划.Kong”和京港“双城青少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为年轻人了解中华文化打造多元化平台。
在吴志华眼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宣传品”,也是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接触点”。
2025年6月12日,工作人员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了“奇异的天毯:伊斯兰教与世界文明的交织”展览。新华社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提供)
过去三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已举办及筹划约十场与外国文化相关的展览。 “天堂的地毯:伊斯兰与世界文明的交织”展览将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集中在同一环境中,让参观者比较不同文化的艺术共性。不同的文明。在与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合作的展览中,莫卧儿王朝的珍宝展示了南亚王朝与其他文明融合的历程。
2023年12月12日,公众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参观明代人物画珍品。新华社发(王申供图)
从维港之滨到世界舞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凭借其地理位置、精美的保存和交流的初衷,复兴故宫博物院的文化遗产。正如吴志华所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不仅是国家送给香港的文化礼物,也是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一张生动名片。